![](http://a.nync.com/.jpg!40)
![](http://static.nync.com/main/images/cungg/cq27-min.png)
俗话说,不听老人言,吃亏在眼前。
年轻人想着去干事情,去创业,这是好事,但关键是你不要想着什么一夜暴富,那不符合客观规律。
什么叫客观规律?
我们看华为任正非的讲话,他就有个习惯是把经营企业跟种庄稼联系在一起,比如他说不该去炫耀锄头而忘了种地,工具可产出不了真金白银。
这就是客观规律啊,不要想得太复杂,想复杂了容易浮躁,做企业就是为了产出利润的,而要想得到利润,还是要种好地、经营好企业才行。
还有人生两次创业都获得巨大成功的褚时健老人,他在几年前就劝诫过头脑发热的年轻人,“人在年轻时,要先学会吃苦,要实实在在挣钱,才能拿得住。”
比如现在一地鸡毛的共享单车,比如炒币,比如金融投机......多少人现在是悔不当初啊。
“任何梦想家都不足以成事,因为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实干家。”
吴军在《浪潮之巅》里如是说,改变世界的梦想是好的,但要想成功就必须是脚踏实地一点一滴的干出来。
实际上,你但凡是做任何事业,都有两个必备的要素:
时间,积累。
众多周知,世界首富贝索斯的公司亚马逊曾经连续亏损了十多年,但人家那可不是真亏损啊,人家也是在“种地”,是把利润投资在未来的竞争力上面,而且是长期的投入。
这其实是延迟满足啊,当你把土地的肥力培养的厚厚的,你的庄稼自然是长得好,收获大,这就是自然而然的客观规律
不想做水磨工夫的人不足以成就大事业。
一有点成绩就唯恐别人不知道,那他的根基只是无比浅薄的,经不起时间考验的,因为你没有积累、积淀。
褚时健老人说,无论做什么事情,人都要有一颗敬畏心,自然规律、市场规律都要遵守。
要知道,种下一颗橙树不会当年就挂果啊,凡是快速催熟的果实都没有好味道。
水果是这样,家禽也是如此,心急吃不了热豆腐,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事物都是廉价的、有损害的。
这几年创业大潮,我们见过多少“其兴也勃焉,其亡也忽焉”的例子,在其突然起高楼的时候,众人都是欢呼雀跃,称其为奇迹,大家都在比谁成功的更快更容易。
在风口上的时候,谁都难免生出“人生太容易、成功太简单”的幻觉,然后就忽然摔成了惨不忍睹的猪。
都是要还债的,没有根基的光环连流星都算不上,一闪就过去了。
一个企业,如果连基本的组织体系建设都没有,连经营管理都是乱七八糟,产品不行,营销没有章法,市场毫无建树——你是在过家家玩儿吗?
这样的企业不完蛋也算是没有天理了,人还是要有敬畏之心,做事才有做事的样子。
当褚时健的橙子成功的时候,无数人为之倾倒,称之为“褚橙、励志橙”,一片赞誉。
但褚时健很淡然,他对后辈们说,“不要陶醉人家怎么夸你怎么捧你,做好自己的本分,把橙子种好,每年多丰收点,味道更好一点,人家继续揣着钱等你的橙子,不然,人家的口水等着喷你。”
他在“褚橙”最兴盛的时候泼冷水:这个橙子过剩是必然会发生的。
“供求关系从来都是有松有紧,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,市场经济是不留情面的。”
市场哪有多复杂?
“产品一过剩,首先来的就是降价,降到你的销售价是成本以下都会有可能。咋办?到那个时候,还是质量和价格方面的竞争。”
那么你能怎么办呢?
“我如果质量好,其他人卖不完,我卖得完,另外我成本控制得好,别人亏着本卖,我还能赚到钱。”
那你就会活下去,你就能赢。所以说,企业失败首先是自己的失败,因为你没有做好正确的事,也没有正确的做好事嘛。
做企业,不能光玩虚头巴脑的那套东西,还是要相信常识和规律,企业之所以可以生存和发展,关键还是在于它可以服务多少人、为用户创造多少的价值。
浮躁和花哨注定会被扫入垃圾堆,没用的、忽悠人的东西最多是得逞于一时,早晚会现出原形。
“就像搞农业,如果你质量搞不好,经过一个周期,10元资产就变8元了。”
做事情不能急功近利,“你想心急,就做不成。”,褚时健说:
以前有不少人在社会变动的时代抓住机会,一下发了大财,比如搞房地产。还有人靠亲戚、靠父母,现在财富很大,我也认识。但现在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。即使是靠机遇、靠父母,我也认为他将来守不住。
老人家见多识广,想问题想得通透,他对年轻人的毛病是洞若观火,褚时健指出,“现在年轻人的知识面、信息量比我们那时强多了,但年轻人的特点还是一样:把事情想得很简单。 ”
老人种树还要等好几年呢,年轻人刚进入社会几年就像搞出名堂,一夜暴富,那可能吗?
人生很多事,不是一条直线。